SMILING ANGEL全瓷美牙

瓷层厚度和变色基底对瓷贴面修复

发布时间:2024-05-27

瓷层厚度和变色基底对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光学性能的影响


瓷贴面这种微创的修复方法已成为前牙美学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。随着全瓷材料和粘接技术的不断发展,粉浆涂塑烧结瓷贴面粘接后强度显著提升,尤其在变色牙的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,其1~8年总存留率高达90.65%。目前,国内外关于瓷贴面修复变色牙的研究集中于基牙颜色、瓷材料种类与厚度、树脂水门汀对色彩学性能和半透性的影响,而制作工艺对瓷贴面光学性能的影响,尤其是各瓷层厚度对**终美学效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。因此,本研究拟通过制作不同瓷层厚度的瓷试件,分析其修复不同变色程度四环素牙的色彩学特征及半透性,以期对粉浆涂塑烧结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制作工艺方面提供指导。

方法 用粉浆涂塑烧结法制作瓷试件:体瓷/遮色瓷厚度分别为0.40 mm/0.10 mm、0.30 mm/0.20 mm、0.65 mm/0.10 mm和0.55 mm/ 0.20 mm。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及黑白背景下的L*、a*、b*值,计算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上与背景颜色的色差ΔE001,与试件在白背景上色差ΔE002以及试件的半透性TP值。

结果 1)除黄色基底外,其余基底上总厚度0.75 mm的2组色差ΔE001显著大于0.50 mm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。2)不同背景下,不同厚度瓷试件的色差ΔE002均<1.25,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1)。3)不同厚度瓷试件TP值均<1,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1)。结论 对于偏黄、偏红和偏灰的四环素牙,选用0.50 mm厚IPS d.SIGN瓷贴面(0.10 mm的遮色瓷与0.40 mm的体瓷)可实现目标色的良好匹配,但其通透性与天然牙相比较差。

与正常天然牙相比,四环素牙明度值偏低,色度值偏高[9]。由于四环素牙的变色主要位于牙本质层,牙体预备后基牙颜色较预备前深,因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要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是极具挑战的。根据患者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的剂量、种类和时间不同,四环素牙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。研究证实,当瓷修复体厚度<0.50 mm时,基底颜色是影响修复体颜色的**主要因素;当厚度达到2.00 mm时,才不会受基底颜色的影响。

在黄色基底上,0.10 mm IPS d.SIGN遮色瓷和0.40 mm体瓷即可获得理想的遮色效果。在偏红和偏灰基底上,0.50 mm瓷贴面无法完全遮盖变色基底,同时IPS d.SIGN体瓷达到一定厚度时,对变色基底具有一定的遮色效果;0.55 mm/0.20 mm组遮色性优于0.65 mm/0.10 mm组则是遮色瓷和体瓷遮色力叠加的效应。

半透性可赋予修复体生动的外观,是影响瓷贴面美学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。粉浆涂塑烧结瓷试件半透性均较低,远低于天然牙釉质和牙本质半透性,而且不同厚度的遮色瓷和体瓷组合其半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,进一步证实遮色瓷的应用使光线通过修复体到达基底的量显著降低,从而增加了修复体的遮色性能,但同时修复体的通透性会大大降低。

总厚度为0.75 mm的2组试件,色彩匹配性无显著差异,半透性均较差,但0.65 mm/0.10 mm组明度值显著高于0.55 mm/0.20 mm组,故可认为0.65 mm/0.10 mm组美学效果优于0.55 mm/0.20 mm组。同理,0.40 mm/0.10 mm美学效果优于0.30 mm/ 0.20 mm组。综合考虑粉浆涂塑烧结瓷试件的遮色性能、色彩匹配性及半透性,对于黄色变色牙,0.40 mm/0.10 mm组美学效果**;而对于偏红或偏灰变色牙,0.65 mm/0.10 mm组美学效果**。

总的来说,普遍的0.5的厚度能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,但对于异色严重的基牙,不能一味的追求薄且白,异色严重的基牙想要又薄又白的瓷贴面达到计较好的美学效果,几乎不可能。但是个人觉得,对于长期受异色牙影响到自己正常社交的患者,做完瓷贴面之后能达到大部分牙齿的正常颜色,已经能帮助到她们很多了,其他的由于各种原因需求,想要好莱坞白的,则需要视情况而定了。


分享:
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

Top